對于初入幼兒園的小朋友來說,去幼兒園是他們面臨人生的一次重要的挑戰(zhàn),面對一個非常陌生的環(huán)境,做著不熟悉的事情,再加上離開了父母,失去了感情的依托,很多寶寶難免會出現(xiàn)焦慮情緒,有些孩子表現(xiàn)為情緒不穩(wěn)定、哭鬧,有些表現(xiàn)為寡言少語、寢食難安,甚至還有些會出現(xiàn)身體不適的癥狀,讓家長手足無措。兒童保健科醫(yī)生建議,在上幼兒園之前,家長就要有意識地訓練孩子的自理能力,帶孩子提前去幼兒園熟悉環(huán)境,以減少寶寶入園后的自卑和焦慮。
受訪專家/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(yī)師 朱冬生
為何初入園的寶寶愛哭?
豆豆媽最近很焦慮,3歲的豆豆在9月份就要上幼兒園了,可他還不會自己吃飯,需要喂飯。琳琳媽媽也分享自己的經(jīng)歷,女兒從第一天入園開始,就不愿意上幼兒園,常常是到了門口還緊緊抱住媽媽的大腿不肯放,最后老師不得把她抱進去。下午媽媽去接她的時候,也是見她眼睛紅紅的。寶寶晚上睡覺做夢時,嘴里還喃喃地念叨:“我不去幼兒園,我不去幼兒園。”另一纖纖媽媽對兒子上幼兒園一點都不擔心,她說:“我的孩子在幼兒園玩得很開心呀,一點問題沒有。”
都是第一次去幼兒園,為什么孩子們的表現(xiàn)會不一樣呢?廣東省婦幼保健院兒童保健科主任醫(yī)師朱冬生說,這和每個孩子的性格特點、適應能力以及家庭教育的方式有關——
(1)跟寶寶的性格氣質特點有關。外向型寶寶能很快跟其他小朋友玩到一塊去,因此入園后能很快地適應幼兒園生活;而內向型的寶寶因膽子較小,社會交往能力較差,不敢主動參與到集體活動中,對集體生活不適應而出現(xiàn)恐懼、害怕、大哭大鬧等。
(2) 與孩子的生活經(jīng)驗及對環(huán)境的適應能力有關。有些孩子在家的時候是衣來伸手、飯來張口,生活技能較低,到了幼兒園后,寶寶對這個陌生環(huán)境有一種本能的不安全感與不適應,因此容易產(chǎn)生了焦慮情緒。
(3)跟家庭的教養(yǎng)方式及與撫養(yǎng)者的密切依戀程度有關。太過于依戀父母或爺爺奶奶的寶寶,在與他們分開時,會因過度擔憂再也不能見到他們而表現(xiàn)出焦慮行為。
(4)受家庭教育的影響。有些父母在寶寶做錯事時會恐嚇他們“再調皮的話就送到幼兒園讓老師去管教”,這種說法無形中給孩子一種心理負擔,讓他們覺得幼兒園是一個很恐怖的地方,爸爸媽媽是因為不喜歡自己了,才把自己扔到那里。
入園前媽媽要做哪些?
為避免孩子剛進幼兒園就出現(xiàn)分離焦慮癥,朱冬生建議,由于孩子年紀小,只能又哭又鬧來表達自己的情緒,所以媽媽爸爸們可以采取一些有針對性的措施,來幫助孩子盡快適應幼兒園的生活。
辦法一:培養(yǎng)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。在上幼兒園之前,家長就要有意識地培養(yǎng)孩子在固定時間固定地點自己吃飯,訓練他們自己上廁所尿尿等各種生活自理的能力,并將寶寶的作息時間盡可能地調整到與幼兒園作息時間相一致,這樣可以減少寶寶在入園后的焦慮與自卑。
辦法二:入園前與寶寶一起準備上學用品。寶寶在上幼兒園之前,可以跟他一起購置書包、文具、衣服等,以增強他們對上幼兒園的期待。還可以提前帶他參觀一下即將要去的幼兒園,并告訴他:“寶寶即將也要在這里跟其他小朋友一起上學、玩耍了。”從而消除他們對環(huán)境的陌生感。
辦法三:培養(yǎng)孩子的社會交往能力。鼓勵孩子多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,特別是一些比較內向的孩子,父母可以鼓勵他們先在小區(qū)里與其他同齡小朋友一起玩耍,邀請小朋友到家里來做客等。另外,告訴孩子一定要敢于表達,比如不會自己尿尿的孩子,在有尿意時要告訴老師,身體不舒服時要跟老師說。
辦法四:父母應該多點正面的引導。在上幼兒園之前,父母向寶寶描述幼兒園的趣事,如上幼兒園可以認識新的朋友,可以跟老師一起學習,可以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等,這樣寶寶就會對上幼兒園充滿了期待和向往。等寶寶上幼兒園后,爸爸媽媽也應該多引導寶寶講一些幼兒園里發(fā)生的趣事,如幼兒園里有什么開心事,跟其他小朋友玩了什么好玩的游戲,新認識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……而盡量不要問孩子是不是受委屈了,有沒有想媽媽之類的話,本來孩子離開父母在一個陌生的地方就已經(jīng)覺得很委屈了,在這么一問的強化下,他們就更覺得自己受了很大的委屈了。
Tips
開學后,家長應多與老師溝通
朱冬生提醒,寶寶在初入園時,會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,父母在面對寶寶最初因不適應而產(chǎn)生的哭鬧時不要過分擔心,也不必太過于心急,以平常心對待即可。但家長可以多與老師聯(lián)系,一方面可以告訴老師寶寶的一些習慣、愛好、性格等等,以便老師能盡早了解自己的孩子,另一方面,父母也可以從老師那里了解到孩子在幼兒園的一些情況。(文/羊城晚報記者 余燕紅 通訊員 林惠芳)